来源:? 中国气象报
作者:?齐相平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8日 07时35分
7月5日,两艘共载有127名中国游客的游船在返航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分别在珊瑚岛和梅通岛发生倾覆。这次事故夺走了数十位同胞的生命,令人扼腕痛惜。
根据目前媒体还原的情况来看,当天,普吉岛风高浪急,当地气象部门早已发出预警信息,建议不要在4日至6日间离岸出海。遗憾的是,船方并未因气象预警信息而改变出海计划。
一个用鲜血和泪水反复验证过的事实是——在自然灾害面前,预警信息就像最后那道“保险丝”。然而,总有人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将预警信息当成儿戏。不顾警示、铤而走险,或是出于追逐经济利益的野心,或是出于风险意识淡薄的侥幸,但无论哪一种都可能付出人财两空的惨痛代价。
此次事故,船方之所以选择冒险出海,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天清晨天空已逐渐放晴”,且“看上去海上没有强风”。可是大自然未必按你的剧本演出,更何况晴空掩饰下的风起云涌已经被气象部门捕获并预警,如果船方能依预警提示行事,完全可以避免此次劫难。
诚然,气象预报、风险预警本身的确存在不确定性,人们选择信或不信,有时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相信预报,调整航程,风雨若未至,看似是吃了亏,实则潜移默化地增强了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但若选择对气象预警视而不见,所谓“经验”或迟或早一定会被现实无情打翻。尤其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生命何其脆弱。拿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去“验证”自然风险,无异于以卵击石,得不偿失。
所谓“无知者无畏”。从旅游从业者到游客本身,如果未曾树立安全意识,没能掌握必要防灾避险常识,就不会对自然灾害怀有“敬畏之心”,更遑论在灾害来临时的互救互助了。当前,正值暑期旅游高峰,也是我国各类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主汛期。同样,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也多发。这一时期,游客在国内外旅游时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都不容小觑。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眼下,旅游从业者及广大游客自身的安全意识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的短板必须尽快补上。人们要更加重视并善于运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千万不要再用“狼来了”的心态,面对可能出现的灾害风险。
编辑:罗丹